下图为1997年安徽巢湖市西汉墓出土的柿蒂纹玉盒,现藏于巢湖市放王岗汉墓博物馆。西汉自张骞通西域之后,新疆和田玉料大量地输入内地,成为我国古代玉器原材料的重要来源。
西汉 · 柿蒂纹玉盒
晋唐之后,妆奁在功能上逐渐演化,成为上层妇女闺阁中的时尚用品。
唐 · 银平脱梅花瓣形漆奁
下面这款南宋妆奁被发现于1978年,在江苏武进县村前公社(乡)蒋塘的南宋墓葬中,出土时金光闪闪,犹如新器。
南宋 · 朱漆戗金菱花式人物花卉纹奁
经过唐宋变革,妆奁进入宋代平民社会,人们在追逐器物精美的同时,更加注重器物的实用性。
北宋 · 牡丹纹粉盒
宋 · 影青印花瓷粉盒 四川博物院供图
下图这只南宋官窑青瓷葵花式洗,其实是一个瓷质的妆奁盒。以前的收藏者将它俗称为洗。洗本来是一种文人书房用具,这其实是对这件瓷器的一种误解。
南宋 · 官窑青瓷葵花式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下面这个被网友笑称是盗墓贼喝啤酒扔下的瓶盖,实际上是古人用来盛放香粉的化妆盒,产生于明代,出土于嘉定江桥镇李新斋家族墓,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。
明 · 银香盒
明清时期,随着女性化妆品和化妆工具增多,妆奁内部容积也越来越大。为了配合室内家具逐渐增高的风潮,演变出了一种高80厘米左右,不易搬动且带抽屉的梳妆台。
清中期 ·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故宫博物院藏
“妆匣凄馀粉,薰炉灭旧烟”,正所谓,女为悦己者容
(原文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