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 / ENGLISH
会计学专业简介
时间: 2008-07-30

一、会计学专业特色介绍
    本专业以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强能力、高素质”的模式,重视会计理论教育,同时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。毕业生能在企、事业单位、金融机构、中介咨询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和审计实务以及相关工作。该专业分设“企业会计”和“审计”两个专业方向,其中企业会计方向注重培养学生会计理论和企业财务会计操作技能;审计方向侧重培养学生从事审计、资产评估等业务能力。
二、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
    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,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,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扎实、知识面宽、专业能力强、业务素质高,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,能够在会计、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、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。学生毕业后,能分别在各类企事业单位、会计师事务所、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、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或金融管理等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。
三、会计学专业培养规格
   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,学生应达到以下规格要求:
    1. 系统掌握管理学、经济学和会计、审计各方面的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;
    2. 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;
    3.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技能,并熟练运用财务会计软件;
    4. 熟悉我国会计、金融、税收等方面的方针、政策、法规及国际会计惯例;
    5.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;
    6. 具有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,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;
    7.熟练掌握一门外语,具有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的能力,计算机操作达到河北省一级水平。
四、学制与学位
    本专业实行4学年的基本学制,并实行3-6年弹性学制。
    对在规定的学制内,修满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,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
五、主要实践环节
    1.军事训练
    第1学期由学校统一安排军训2周,2学分。为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,贯彻兵役法中“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”的规定,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军事训练,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。
    2.实践教学
    在组织本专业的基础会计、中级财务会计、成本会计、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,需要在模拟实验室分别安排一定的实验教学内容;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,不低于总学时1/6的学时由企业家或实际工作者讲授。
    3.专业见习
    在第6学期进行,为期8周。安排学生到专业实习基地或企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锻炼,了解企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及财务活动情况,掌握会计处理的程序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。
    4.毕业实习
    在第8学期进行,为期8周。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及有关政府机构、教育单位进行实践锻炼。这也是社会适应性实习,它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检验,而且是对教育、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检验,如教师的社会适应性、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应性、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。实习结束后,学生要提交符合一定要求的实习报告、由实习单位做出考勤记录和实习鉴定。
    5.毕业论文
    第7~8学期进行,其中第7学期结合毕业论文专题讲座布置论文选题、确定指导教师,安排论文大纲和初稿的写作;第8学期安排8周进行专门的论文写作与答辩。整个毕业论文工作全程时间不低于6个月,共6学分。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安排专题讲座。
    6.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、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创新能力,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教育时间,每学期由学院(或系)组织相关的学术报告和各种专题报告,并组织学生参加。